当前位置:首页>>毓秀人物>>校友文萃校友文萃

校友文萃 | 一个资深“老外”眼中的老外

发布时间:2018-06-19 浏览次数:0

作者简介

孙小帆,我校78级英语专业校友,早期被外贸单位派驻国外机构工作,后定居海外。现为资深“老外”,在国外从事国际贸易工作。虽旅居海外多年,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对母校和校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b1.jpg

 

一个资深“老外”眼中的老外

作者:孙小帆

所谓外贸,就是跟外国人做生意。最初六年,我在国内跟外国人做生意,后三十年我在国外作为一个外国人跟当地人打交道。时间久了,在与各国老外相处的过程中,我这个老外自己也将他们分成了“三六九等”,对他们也有了深浅不同的认识。

(一)  德国人

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每个德国孩子从小一般都学一两项文、体项目,伴随终生。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爱学习,爱看书。地铁,飞机上,医院候诊室永远都是静静地坐在在那看书。


低调不奢华,极为鲜有追求名牌,但穿衣打扮却注重得体,有品味。德国人出门赴约,聚会,看戏必须正装出席,毫不含糊。


讲究个人卫生,出门之前必须收拾干净自己。因此你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在电梯,公交车,公共场所,永远闻不到难闻的味道。否则会被认为非常失礼。


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工作严谨,认真。


我家门前有条古代驿道演绎来的马路,有几百年历史。至今保留着几百年前弯弯曲曲的马车道的原生态。便道是用那种类似国内的耐火砖一块块辅的。德国标准是五十年更新一次。最近这条五公里长的便道刚更换过。是五,六个工人跪着,一块块的辅成的。地基深达半米,费时一年。而汉堡机场的升级改造工程则是从我刚到的那年(1988)开始,到2008年竣工,整整用了二十年。真正的百年大计。


在德国,无论你是公司的CEO还是普通工人,家里的花园,草坪的修剪,厨房,卫浴的维修工作必须是自己动手干,女主人一般负责采买,烹制食物。除非你丧失了劳动能力,不得已要请杂役工人,否则会被人看不起。当然更换水、电管道,换房顶瓦,盖房子这种活必须得请有专业技术证书的工人干,除非你自己就是。


德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烈。工作之余的时间就是跟家人在一起,神圣不可侵犯。带薪假期是雷打不动,每年的出行计划,攻略是一年前就制定好的,包括机票、酒店。子女18岁前可随父母一起住,十八岁后必须搬岀去自己租房住。在经济上父母可以给一些赞助,但不是包办。比如我邻居的孩子,还在上大学,有时为了得瑟,借老妈的车拉女朋友出去兜风,借车可以,油钱自己出。这里孩子结婚没有听说过家长必须给买房,买车。


记得小的时候在保定,小孩子们在外边淘气,发费,惹了事、闯了祸,遭到邻居大人的责骂:你个有人养活没人管的东西....当时那个年代,这句话往往是骂人的最高级,会直接导致两家大人间的激烈战斗。


还是我的邻居,小俩口几年前结婚,男方是个银行的小经理,每天日理万机,穿的人模狗样的去上班;女方是个马术教练,上班的地点也需骑车40分钟路程。后来他们喜添贵女,从娃呱呱坠地到如今孩子遍地跑,都是自己带大的。那孩子还是婴儿时,马术教练每天骑车去上班,后面挂个车斗,她教马术时,就把孩子扔在车斗里,静静地享受蓝天白云和牧场那特有混合着马汗,尿骚味的新鲜空气......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该上幼儿园,我只要在家,每天都能看到银行经理带着他的宝贝女儿在院子里嬉戏,欢乐的身影。为了满足女儿的需求,经理还在院子亲自搭建了各种游乐设施,每天陪孩子玩。


德国大人养孩子管孩子。德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包括做事要有计划,条理,认真性。在这里,除了急诊,任何人去看医生必须是预约。各种商务活动的进行更是完全在计划中实施的。在这里去餐馆吃饭没有预定极有可能吃不上饭。


在纸质传媒时代甚至到今天,德国人一直保持着书写的良好习惯。每天,每月,每年要做的事情都记录在案,一丝不苟。受此熏陶,我女儿从六岁上学到今年三十岁还在学。她读过的书,作业本,论文集都自己装订在册,保存完好。她小时玩过的玩具也都一箱箱地放好,静静地躺在储藏室里。


诚信、守时是德国人另一优点。诚诺过的就得兑现,不能兑现就必须给出解释是必须的。在这里,不守时,迟到是件非常失礼的举动。往往会给对方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非常不容易改变的坏感。

 

(二)  我的犹太同事

说来也巧,我们皮草圈里的经纪人老外中,犹太人占了绝大部分。这个传统可追溯到上世纪初,当时他们主要分布在纽约曼哈顿第七大道27-32街,德国莱比锡,哈尔滨,上海租界里。在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是富贾扎堆,大名鼎鼎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纳粹希特勒上台后,疯狂地排犹,孽犹。开始希特勒还给出路,给政策,只要你交出财产、置业,净身滚蛋,可以离开德国,到任何愿意接收你的国家去。当时一些聪明的犹太人就这样漂洋过海去了北美、英国等地,另外竟然还有三万人来到上海。那时只有中国上海对犹太人敞开大门,不设防,不用签证,随便进。因此这部份犹太难民虽然基本几乎是净身来沪,但还能靠变买随身带的少少的一些手饰,衣物,甚至假牙在当地站住脚,慢慢地又发达起来。


然而,留在德国,奥地利,波兰的那部份犹太人则遭遇了灭顶之灾。1938年10月9日那场臭名昭著的“水晶之夜”后,他们被投入死亡集中营,最终绝大部份被惨忍杀害。战后多年来,犹太人凭借天生的做生意的睿智,狡猾的大脑,吃苦耐劳的精神,勤俭持家的传统重建了自己的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战后五十年代直至上世纪末,国际皮草行业的经纪人专业一直被犹太人领军,他们的触角深入到本行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在中国“文革”那个动荡,荒唐时期,犹太皮草商人在“广交会”可以入乡随俗,适者生存。他们按我方人员要求,一起手捧“宝书”念“老三篇”,跳忠字舞,以求得他们所需的商品。


犹太人做事似乎不在乎过程,只要求结果。82年我毕业后接的第一项任务就是随科长与两个犹太人洽谈一单大宗皮草服装出口业务。这是我方一批处理的七万件库存积压兔皮服装。对方经验老道,谈判技巧运用娴熟。双方开始在石家庄谈了两天未果,两人离去奔大连。过了几天,打来电话,要求在秦皇岛见面,我们旋即奔了北戴河。


这回更激烈了。对方价格狠压,条款十分苛刻,但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最激烈时我们科长连对方祖宗都用中文fuck上了。对方虽听不懂,但从表情也能分辩出不是好话,同样用希伯莱语fuck这边的祖宗。最后大家不欢而散。连送站都免了。


第二天我同科长打道回庄。车到帝都,照规定去东华门总公司汇报工作。一到出口大楼便通知我们:一楼洽谈室有人求见。一进门是这两小子,笑眯眯的坐在那,己恭候多时。


后来那单生意谈成了。大家也是不打不成交。前些年我还在拍卖行碰到其中一位,终忍不住问他:“当年那批服装你们赚狠了吧?”“Shit!赚什么?行情变了,都砸手里了。现在己让虫吃得光剩骨架,还在库里扔着。”


1992年春夏之交,我独自去美国,这回我是受国内客户委托,去订购一大批野生皮。角色这回变了,我是买主了,也牛叉了!大有“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感觉。


我一到便被一大群供货商缠着。因我要的货数量大,这些人都不能满足。而其中有位曼哈顿的犹太老头表现突出。他那时已70多岁了,是个“老炮”经纪人。他一直用电话追踪我:从西雅图到Mininaplos到新泽西,最后他真的给我调齐全美库存了多年的七千张水獭皮。


生意做成的那天我记得是4月30日下午。后来我们在世贸中心参观,喝咖啡。当时大喇叭开始广播让人们马上离开曼哈顿回家,因为西边洛杉矶黑人正骚乱。后来他请我去了他长岛他的家。我们吃的牛排,喝了红酒。我那天晚上自己回曼哈顿。从麦迪逊广场出地铁站时就碰到一群黑人上来挑衅,幸亏及时来了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警察,我才脱险。


犹太人的抱团,团结精神是世人皆知的。可能是世代总被人杀戮,欺负的原因吧,弹丸之国以色列不声不响的成了军事,科技强国。著名的特工组织“摩萨德”也是令世上某些人谈虎色变。


还有他们的特种部队。四十多年前以色列特种部队越过数个敌对国家,4000公里长途奔袭乌干达堪培德机场,成功解救200多名人质行动早已载入教科书;还有1972年慕尼黑奥运村人质事件后的复仇行动也拍成了电影。犹太人是个有仇必报的民族。


全世界的犹太人是一个大家庭。犹太人组织经常募捐去帮助、解救生活在非民主国家的同胞。他们曾把一架波音747拆掉椅子,从非洲拉回整1200人难民,创造了世界纪录。觯救前苏联的犹太难民,给每一个想回特拉维的同胞提供帮助。

       

这国太小了,需要人。全世界任一个有犹太人的社会就有犹太教堂,就有安息日,就有义务服务的卡拉。犹太人的安息日是从每周五下午太阳落山始至周六同一时间止。期间不能吃,不能花钱,不能乘车,只能喝水。


96年夏天,有一次在北京,正巧是个星期六,犹太安息日,我曾陪一犹太人打北京站对面那个国际饭店出来,沿长安街,南池子,走到景山公园歪脖树下;回返,穿过故宫,登天安门城楼,沿长安街走回酒店,历时5小时。第二天我的脚疼的不敢沾地。


我曾问过一个犹大人:如果安息日,赎罪日巴勒斯坦人再打过来怎么办?答曰:我们犹太人是全民皆兵,能在24小时内动员起全国的男人上战场。平常武器都是发给个人带回家的。


说了犹太人那么多好,就有一点不好:太抠!!就是因为这抠使他们多少人丧了命!遭了世人多少骂!


我从1990进入拍卖行起就同一位叫麦克的犹太裔英国人合伙作经纪人,至今二十八年来我们两个永远是AA制。他说他打早学过会计,管账好。他分给我的帐单永远是小数点后面两位数赫然在目。我本来是个视金钱如粪土的人,在他的熏陶下怎么也变得小气了呢?但麦克的英藉员工不这样认为,他曾无比恶毒地说:Fucking Michael,他宁愿让我白睡他老婆,也不会给我涨一级工资。


老麦克是个好人,劳动模范。今天82岁了。要不是因为他的眼睛不好,和颈椎增生,他还不要退呢。麦克他爹就是当年扔掉了菜比锡的一栋大楼,带领全家只身逃到英国的犹太人。两德统一后,1995年德国政府归还了他们家那栋楼。麦克也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生悲剧:1988年12月22日发生的“洛可比空难”,他小儿子在那架飞机上。终年24岁!后来利比亚政府给每一个遇难者的家庭赔偿了3000万美元。


我们这个圈子里还有一位更有钱的犹太大佬。早年是个足球明星。被一位犹太贵族特招为附马,给了他们一栋在苏黎世的博物馆作嫁妆。有一次他举办世界名画展,让我看印刷精美的画展目录。我以为他送我的。直道万分感谢!谁知他来了句:收费的,给你打半折,收200欧元。忍了半天,我没舍得买,给他放下了。他那画展我也没去,断定会受刺激!


老头今年快九十了,没儿没女。就这样每次还来拍卖会呢!拎着一个上个世纪50年代产的古懂经理箱,脖子上挂着个领带,要么是西装上衣扣子错位,要么就是裤子门洞大开。人们都说他每天的最大的活儿就是起床穿衣。远在智能手机未岀世时他就有三部手机,两部座机,分分钟电话铃声不断。那些都连着世界各大股票交易市场,而他则像一个元帅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这些就是我的几位犹太同事。

 

版权所有:河北大学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邮编:071002 冀ICP备05007415号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